砥砺前行共筑未来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
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新年计划汇报会圆满举行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 陈昼琳
2025年01月04日,我院麻醉科规培专业基地全体成员齐聚一堂,召开了以“总结·展望·奋进”为主题的年度工作总结暨新年计划汇报会。会议由麻醉科基地教学秘书陈昼琳主持,科主任兼基地主任王颖林教授、教学主任杨志萍、指导医师及全体住院医师和青年医师共同参与,回顾过去一年的成长与收获,擘画新一年的发展蓝图。
回首2024:深耕不辍,硕果累累
基地工作篇——筑牢安全防线,践行使命担当
过去一年,麻醉科专业基地始终以“患者安全”为核心,高质量完成临床麻醉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手术室内麻醉一万八千余例,参与全院急危重症抢救数十例,开展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困难气道管理、可视双腔插管单肺通气管理、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周围神经电刺激术等技术,为外科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基地推行精准麻醉评估,强化高危患者术前多学科会诊机制。教学团队以“分层培养、精准带教”为理念,优化轮转计划,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其中一名住院医师荣获2024年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称号。
学习篇——以学促行,赋能成长
基地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全年举办学术讲座3场,分别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刘虹教授、周星光教授、李金蕾教授、童传耀教授开展专题讲课,内容涵盖国内外住培差异及经验交流、麻醉前沿技术、围术期管理及医学人文等领域。此外,基地创新开设“特殊病例分享会”、“模拟教学演练”等实践课堂,显著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与应急能力。
科研篇--创新驱动,激发学科活力
针对科研短板,科室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模式,点燃创新引擎。“引进来”就是科研培训体系化,邀请国内专职科研团队开展“如何文献检索和临床研究注册”、“数据统计”、“微创新的立题方法”等专题培训12场,旨在培养年轻医生的系统思维和逻辑能力,尤其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升为科学问题的能力。“走出去”则是积极对外合作,与其他医院麻醉中心联合开展多中心研究。今年我基地课题申报创佳绩:聚焦“围术期器官保护”、“创伤超前镇痛”等前沿领域,成功获批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课题三项,区科委课题一项,入选攀登计划一名,晨光计划一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生活篇——凝心聚力,温暖同行
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基地注重人文关怀与团队建设。组织“麻醉医师节”主题座谈会、户外拓展等文体活动,缓解压力、增进情谊。针对住院医师生活需求,基地优化休息室设施,建立心理健康支持小组,营造“家文化”氛围,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归属感与支持力。
展望2025:奋楫扬帆,再启新程
会议中,王颖林主任提出2025年麻醉科基地发展规划:
1. 深化教学改革:引入模拟教学训练系统,强化危急重症、危机管理情景教学;推动“多学科联合教学查房”,拓宽住院医师临床视野。
2. 强化科研创新:搭建“青年科研孵化平台”,鼓励住院医师参与临床研究项目;
3. 优化团队建设:定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关注住院医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增设“教学相长”师生互评机制,促进带教质量持续提升。
凝心聚力,共赴新篇
王颖林主任也充分肯定了基地过去一年的成绩,并强调麻醉科是守护生命的“隐形战线”,希望全体成员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教学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锻造一支技术过硬、德才兼备的麻醉团队!
会议最后,全体成员合影留念,2025年,麻醉科专业基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