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杨浦区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科室团队>媒体报道

       94岁高龄的阿贞婆患有膝关节炎,导致严重的膝关节畸形,行走困难已有5年。老人不想困在家里,然而,面对当时几乎是唯一可以解决病痛的.........

 94岁高龄的阿贞婆患有膝关节炎,导致严重的膝关节畸形,行走困难已有5年。老人不想“困”在家里,然而,面对当时几乎是唯一可以解决病痛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方案,创伤大、出血多等问题,让高龄老太和她的家人退缩了。所幸,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团队不断创新,突破“单髁置换术”手术的局限。一个多月前,涂意辉主任为阿贞婆“换了小半个膝盖”,5厘米左右的切口不需要输血。一周后,老太太即可稳稳当当地下地行走了。

  如今,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已完成的600余例骨关节炎晚期“O”型、“X”型腿微创置换手术中,有16例为阿贞婆一样的高龄,老人们既解除了疼痛,又矫正了畸形。
  时间短 出血少
  相较于以往的“观战”经验,看涂医生的膝关节微创置换手术,时间很短,也似乎容易看明白。
  小切口打开后,主刀手持“小型工具”操作,过程有点像口腔科医生为人装牙套——打磨掉膝盖周围损坏的骨表面,在上方的股骨端和下方的胫骨端套上两片尺寸合适的“合金片”,再在两者中间插入一个“衬垫”(人工半月板)——不到1小时,极小出血量,记者称之为“膝盖翻修”的活儿,就算大功告成了。
  “如果说,全膝关节置换是‘换膝盖’的话,那么单髁置换就是‘换半个膝盖’或者‘换小半个膝盖’。”涂意辉主任说。因为到目前为止,医学尚没有能力使骨关节病程逆转,所有的晚期膝关节功能丧失致无法行走者,关节置换手术成为近乎唯一的选择。
  先引进 再创新
  鉴于在手术创伤、恢复时间和手术花费上的巨大优势,杨浦区中心医院关节外科团队做了扎实的基础研究和大量的病例随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向欧美制定的“手术禁忌”发出挑战。简单说来:
  一是材料和假体设计的改进。通过改进使假体吻合度更高,更耐磨损,假体与骨之间的粘合更牢固,假体使用寿命更长。
  二是手术器械的创新和手术技术的改进。全新的MP手术系统除了使手术更微创、假体植入更准确外,还大大降低了膝关节畸形对手术的影响,使进一步放宽手术禁忌成为可能;
  三是重视东西方患者的差异。单髁技术是根据西方人膝关节解剖形态设计,在国人中应用会出现假体大小并不匹配。国人重度肥胖患者相对较少,体育运动要求不像西方患者迫切,而对蹲跪功能要求较高,前来就诊时又往往属病情较晚期、膝关节畸形严重等情况,因此,团队重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术前系统和手术方式,有8种独创的手术配套器械已获国家专利。
  禁忌少 受益多
  在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由于创伤小、定位准、尺寸精、手术时间短及术后随访严,诸如年龄、体重、半月板与髌股关节情况等等,如今已不再影响到“换半个膝盖”手术效果。“我们相信,膝关节置换病例中50%适合做单髁置换术,30%的全膝关节置换可被单髁置换替代。已有越来越多的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单髁置换受益。”涂医生介绍,目前他所经手的手术患者中,绝大部分年龄在60-80岁之间。
  首席记者 施捷
  相|关|链|接
  微创置换术除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外,由于手术只处理受损的软骨和少量软骨下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骨量,完整保留了韧带组织,置换的关节自身更接近“正常关节”的感觉。因单髁关节最易磨损的部件“人工半月板”由超高分子材料一次性压模而成,年均磨损仅0.03毫米,故完好使用时间长,即便“翻修”也相对容易。而且,可以一次麻醉同时解决双侧膝关节问题。
  然而,已被欧美国家明确列为这一术式“手术适应征”的条件,却比传统金标准的“全膝关节置换”,更为严格乃至苛刻,包括:①年龄大于60岁;②体重小于82公斤;③屈曲挛缩小于10度内翻畸形小于15度;④正常交叉韧带、正常的外侧半月板;⑤髌股关节正常;⑥膝关节可屈曲100度以上。
  新|闻|背|景
  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5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0%,尤以膝关节炎最为多见。患者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疾病早期多仅为活动(特别是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隐痛。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性质改变为胀痛,伴有关节肿胀、肌肉萎缩,最终致膝关节功能丧失,行走困难。
  涂意辉博士团队从英国牛津大学引进当时还鲜为人知的单髁置换术以来,用9年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实现了帮助中国老年患者“换半个膝盖”或“换小半个膝盖”就可以重新迈步行走的愿望。
 
本文转载自《新民晚报》
× 返回引导页